想离婚又舍不得孩子,可以参考以下方法:
慎重审视婚姻是否可挽救
如果双方还有感情,只是因生活琐事、习惯或经济等问题产生矛盾,可尝试弥补过错、修复关系。例如,对生活习惯做出让步和包容,共同努力解决经济问题,这样孩子的问题或许能迎刃而解。
争取孩子抚养权
- 协商方式:夫妻双方理性考量孩子的抚养权,若一方的经济条件、生活和学习环境等对孩子成长更有利,可协商由该方抚养孩子,另一方享有充分的探视权。也可以协商孩子部分抚养权,比如孩子跟一方生活一个月、三个月或一年,再跟另一方生活相应时长。
- 诉讼方式:若双方无法协商一致,可通过法院诉讼解决。
- 不满两周岁的子女:一般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,但母亲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也可随父亲生活:母亲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,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;母亲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,而父亲要求子女随其生活,且对子女健康成长没有不利影响;因其他原因,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,如母亲的经济能力及生活环境对抚养子女明显不利,或母亲的品行不端不利于子女成长,或因违法犯罪被判服刑不可能抚养子女等。
- 已满两周岁的子女: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,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,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。想争取孩子抚养权的一方,可从以下方面努力:
- 证明自己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。
- 证明子女随自己生活时间较长,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。
- 证明自己无其他子女,而对方有其他子女。
- 提供自己收入状况良好的证明,证明与对方有差异。
- 展示更好的工作环境,更有利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。
- 提交有关居住情况的证据,如离学校较近,小区配套成熟,对孩子入学、生活最为有利。
- 证明自己的性格修养、思想品质良好,因为直接抚养方的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成长。
- 证明自己受过高等教育,更利于对孩子的教育。
- 提供双方父母基本条件,特别是对于学龄前儿童,孩子以往的生活环境,以及长期带孩子的父母的意见及身体情况,往往也是影响孩子抚养权的重要方面。
- 已满八周岁的子女:法院一般会征求孩子的意见,尊重其真实意愿。
降低对孩子的伤害
- 尽量对孩子坦白:不要用其他理由欺骗孩子,坦白地告诉孩子父母之间的矛盾和离婚的决定,让孩子明白离婚并不代表他没有家了,父母虽然分开,但对他的爱不变。
- 绝不把痛苦归咎于另一方或孩子:不要在孩子面前埋怨对方,也不要说“都是因为你,爸爸妈妈才吵架、才想离婚”之类的话。若孩子十几岁了,可谈谈内心感受,让孩子接受父母分开的事实,并明白分开比不分开更好。
- 保障孩子拥有父母爱的权利:不管婚姻状况如何,孩子的成长需要父爱和母爱。离婚后,要保障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,一周一次比较合适,若情况不允许,至少每月一次,让孩子与父母团聚。